首页 地方 西北第二城是指哪里,西北第二城拿什么“撬动”西部?

西北第二城是指哪里,西北第二城拿什么“撬动”西部?

除了天水麻辣烫,甘肃高校建设也在持续升温。 近日,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接连调研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等超过12所兰州高校,…

除了天水麻辣烫,甘肃高校建设也在持续升温。

近日,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接连调研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等超过12所兰州高校,并从“双一流”建设、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等方面提出新期待。

不论调研覆盖面,还是频率,都是前所未有。

过去多年,甘肃的高教水平在西北似乎不温不火。根据教育部官网去年6月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其中甘肃50所,其中本科高校22所,专科高校28所,总数量排名全国倒数第五位,仅高于海南、宁夏、青海以及西藏。进一步聚焦“双一流”高校,甘肃仅有兰州大学入选。数量上与陕西差距较大,与新疆、青海、宁夏相当。

眼下甘肃高层密集调研,将高等教育重视程度提升至空前的高度,作为战略支点的兰州更是破局的关键所在。胡昌升在兰州理工大学调研时强调,要加力服务地方发展,深度参与强科技、强工业、强县域、强省会行动,发挥特色学科优势,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积极服务新型工业化

作为全国第一个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兰州在西北高等教育格局中承担着“支点撬动”“东接西送”的作用。高等教育建设的新一轮升温,又传递出什么信号?

新的信号

在甘肃,高校建设正在迎来新一轮升温。

从3月26日至4月3日,9天时间里,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接连调研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财经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工业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兰州文理学院和甘肃开放大学等超过12所高校。

即便从全国范围内看,都十分罕见。如今,距离第三轮“双一流”建设只剩下三年时间,省委“一把手”如此密集地调研省属高校,传递出的期待不言而喻。作为教育部定位的“战略支点”之一,甘肃兰州承担着以高水平大学为龙头,辐射新疆、青海、宁夏的重担。

早在2022年5月,教育部就批复在甘肃设立国家第一个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去年10月,教育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建设西北高等教育创新综合平台、实施高校综合改革系统工程、实施“双一流”突破工程等重点任务。

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甘肃已经连续第二年重点提及建设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而眼下又密集调研省属高校,在外界看来,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建设进一步提速。

从高等教育格局来看,兰州的作用更为显著。2021年,教育部就曾明确指出,“以西安、兰州为战略支点,发挥高水平大学的龙头作用,带动引领西北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做强兰州显然是“改革先行”的关键环节。

在西北师范大学,胡昌升强调,要加强简牍学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要深化数字赋能,推动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下沉,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甘肃农业大学,胡昌升指出,要强化学科专业支撑,加大草学“一流学科”建设力度,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做强优势学科,打造特色专业,培养更多优秀专门人才。

在兰州理工大学,胡昌升强调,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特色学科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积极助推甘肃新质生产力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轮调研的前五站高度集中于《方案》中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突破工程点名高校,如西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和简牍学、甘肃农业大学的草学、兰州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兰州理工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均是调研重点。

对于甘肃而言,省属高校的“突破”既是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亦是服务地方强科技、强工业、强县域、强省会行动的重要支撑,对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意义非同一般。

现实迫切

在全国高校版图上,甘肃及兰州似乎并不显眼。

截至去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其中甘肃50所,其中本科高校22所,专科高校28所。这一高校数量排在全国倒数第五位,仅高于海南、宁夏、青海以及西藏。进一步聚焦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东西差距更为明显。

从全国来看,北京(24所)、上海(15所)、南京(13所)、武汉(7所)、广州(7所)、西安(7所)、成都(7所)、天津(6所)、长沙(4所)、哈尔滨(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位居前十,而兰州与济南、郑州、昆明等地均只有1所。

作为14所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之一,兰州大学是甘肃高校在外界的“唯一名片”。在其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涌现过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国科学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为人称道的“兰大现象”。

不过,进入新世纪以来,西部高校人力资本流失的危机愈演愈烈,兰州大学更是成为人才流失的突出代表。

去年12月,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段戴平等在《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智力资本的视角》一文中指出,西部人力资源流动具有典型的“削峰填谷”效应,即西部地区成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流出地”,优秀人才往往从西部高声望大学流向东部低声望大学,这往往导致“峰已削去,低谷难平”———

对1994—2015年西部地区高校获聘的237名“杰青”在西部大开发20年间的职业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中有18%的学者在获得“杰青”项目后有流动经历,明显高于全国“杰青”10%的流动比例;同期西部“长江学者”的流动规模也高出全国3个百分点。

这些人才有60%流入华北和华东地区,北京、上海和天津是西部人才的主要聚集城市,且人才流出后极少有回流西部工作的情况。

兰州大学更是如此。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利民曾感慨,“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这也成为谈及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现象时,被引用最多的话之一。

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不久前,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已经基本扭转了过去“孔雀东南飞”,甚至“麻雀”都东南飞的窘态。不过,对于甘肃高教发展而言,这只是基础,要想真正做强兰州“支点”还是任重道远。

眼下,兰州仅有兰州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四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而进入“双一流”时代,地方高校迎来新一轮改写命运的机会,如广东、山西等地均在前两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有所突破。

接下来,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四个种子选手被寄予厚望,能否在第三轮“双一流”建设中崭露头角,也将决定着兰州在全国高等教育格局中的位势。

支点撬动

根据规划,到2027年,甘肃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特色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在转变模式、改革创新、服务区域等方面为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作出重要示范。

这也是当前甘肃创新驱动的重中之重。今年初,胡昌升提出,要积极投身创新型省份建设,真正把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其中包括,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挖掘各类资源,整体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加快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的科创中心,努力在新赛道上奋力突围、追赶进位。

从这一维度来看,甘肃不仅要打造西部高等教育高地,更是要探索一种科技创新赋能区域战略的特色路径。这从本轮对省属高校的密集调研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除了前述省属高校“双一流”突破中教育学和简牍学等点位之外,调研点位还重点包括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

这些创新平台均与兰州重点发展的产业高度契合。作为甘肃省属高校中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针对西部有色金属资源优势的重要战略布局。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实验室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76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3项,“973”前期研究专项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9项,甘肃省重大专项和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究专项8项。

这也是高端创新资源“撬动力”的直观体现。近年来,甘肃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密集出台相关政策举措,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2023年,甘肃省教育厅制定《甘肃高校国家级产业研究院建设方案》,在已批准建设12个高校产业研究院基础上,又积极培育6个国家级产业研究院。

比如,由兰州大学牵头成立的甘肃核产业研究院研制的反应堆堆芯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在国家重大任务中实现了批量应用;由兰州交通大学牵头成立的太阳能光热产业研究院,研发了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技术,已在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中得到商业化推广应用……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来看,甘肃正在全力推动强科技、强工业、强县域、强省会行动,其中强工业是重中之重。对于全省发展而言,眼下做好“改旧”“育新”“创增”三篇文章至关重要,即———

推动石化化工产业提质延链、冶金有色产业提速增效、装备制造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风电机组、光热设备、新型储能电池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壮大现代中医药、生物制品、离子医用治疗装备等产业;围绕氢能与新型储能、核用新材料及装备等领域,布局形成一批百亿元级、千亿元级未来产业集聚区。

这些自然离不开优质创新资源的支撑与赋能。从一定程度而言,甘肃要建设好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将兰州打造为高等教育资源聚集与溢出的支点,与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将其打造为全省工业大转型的支点同样重要。

立足当下,对于兰州,乃至整个甘肃而言,先要做强自身,才有进一步“撬动”西部的可能。

创投界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136n.com/place/2024/0411/878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作者戴笠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