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自2021年开展”断卡行动”以来,全国已累计清理异常银行卡14.8亿张,有效遏制了电信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金融秩序得到显著净化。
清理范围覆盖多类风险账户
此次清理主要针对以下几类异常账户:
-
长期不动户(超过5年未交易且余额为零)
-
一人多户(同一客户开立大量账户)
-
交易异常账户(频繁大额快进快出)
-
涉案关联账户(涉及电信诈骗等案件)
央行支付结算司负责人介绍,通过大数据监测和跨部门协作,已构建起”监测-识别-处置”的全链条风险防控机制。
科技赋能精准识别风险
各商业银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智能风控系统:
-
中国银行”天镜系统”实时监测2.8亿账户
-
工商银行”智慧风控”年拦截可疑交易超1200万笔
-
建设银行生物识别技术阻断3.2万次异常开户
成效显著:电诈资金流转下降37%
清理行动带来明显治理效果:
-
电信诈骗涉案金额同比下降37%
-
跨境赌博资金交易量减少45%
-
个人账户涉案数量下降62%
公安部刑侦局表示,异常账户清理切断了犯罪资金链,2023年协助破获案件5.6万起,冻结资金320亿元。
长效机制保障用卡安全
央行下一步将:
-
推行”一人多卡”分级管理制度
-
完善账户分类分级风控体系
-
建立涉案账户快速冻结机制
-
加强新开账户实名制审核
金融专家指出,此次清理既维护了金融安全,又保障了正常用户的用卡权益,预计每年可减少金融犯罪损失超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