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恒小花:金融人工智能大模型前景可期

恒小花:金融人工智能大模型前景可期

过去一年,大模型百花齐放,AI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捧,但通用大模型距离产业仍然遥远。在探讨大模型落地方向时,很多专业人士瞄准金融行业,称大模型将带来金融业数字化的第二波浪潮。 金融行…

过去一年,大模型百花齐放,AI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捧,但通用大模型距离产业仍然遥远。在探讨大模型落地方向时,很多专业人士瞄准金融行业,称大模型将带来金融业数字化的第二波浪潮。

金融行业沉淀了大量高质量数据。各金融平台的用户数以亿计,各种用户画像数据、交易数据浩如烟海。利用大模型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处理,可提高金融效率。比如,金融机构可以预测用户行为偏好,更高效、准确评估客户风险;AI还可以实时监测交易和市场波动,及时制定策略。

事实上,金融行业也在主动拥抱大模型。IDC(国际数据公司)一项调研显示,超半数的金融机构计划在2023年投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只有10%的金融机构表示没有试验计划。不久前,两家国内科技公司联合推出的火山—智谱高性能金融大模型,也是为科技金融AI落地积极铺路。

大模型前景固然可期,但金融行业对安全和隐私要求极高。在推动大模型落地金融行业的过程中,安全、合规是最大的技术难题。开发金融AI,是技术和行业交叉融合的系统化工程。从火山—智谱高性能金融大模型的合作攻关背景可以看出,一方面,模型性能、功能及底层架构的升级迭代是基础;另一方面,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开放安全的生态、丰富的金融行业实践以及完善的交付保障更是重要前提。

大模型是金融行业必争之地。但如果将AI进一步渗透到风控等金融核心业务,还需要在垂直领域进行磨合,还要经过时间的考验。金融行业一般认为,现阶段最容易实现的,包括AI投资顾问、自动化客服、风险评估、报告自动化生成、代码生成应用等,应从外围做起,逐步接近核心。

大模型带给金融界的冲击,必然超越了上一次数字化浪潮,金融工作模式的变革势不可挡。然而,大模型在金融场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充满变数的一公里。只有夯实科技的基础,未来的AI金融才能行稳致远。



本网所刊登文章,除原创频道外,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https://www.136n.com/kaike/2023/1226/809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作者戴笠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