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元宵节的喜庆还余味缭绕,“二月二”又如期而至。2024年3月11日,就是农历二月初二了,农历的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青龙节亦称春龙节,春耕节,万神都会、土地神诞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全世界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科学思想,来自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他的一画开天,就是在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期,用模仿自然现象、以八卦图的形式呈现了对天体运行、事物发展规律的描述。
“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习俗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诸多二月二的习俗,其中的很多都和龙有关。
-
吃龙食
过节总离不开美食,二月二这天人们无论吃什么都会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吃油炸糕为“吃龙胆”,吃麻花为“啃龙骨”,饼也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
-
剃龙头
俗语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有神秘色彩的灵物,祈望龙抬头降下甘霖、滋润苍生,由此延伸开去,这一天也有了“孩子大人要剃头”的说法。这大概是由于以前有正月不剃头的禁忌,便有了二月二剃头的需求。“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在这一天,无论大人小孩都会理发剃头,希望沾一些龙的吉祥喜气。
-
引钱龙
在晋西北,二月二早上太阳没出山以前,家家户户都要提桶到河边或井边取水。汲水时桶里放着铜钱,提上水后边走边洒水,到家后将剩下的水倒入水缸,这样就把“钱龙”引回来了。
-
熏虫儿
从明朝起,民间就流行“熏虫儿”的习俗。二月二这一天,人们把元旦祭祖所用的饼或新做的饼用油炸来吃,用炸油的气味来熏床或炕,把将要复苏的虫儿熏死,来祛除病灾,保障健康。一般人家在这天还要清扫房屋。俗谚说:“二月二日扫房梁,蝎子蜈蚣没处藏。”
-
围粮囤
一些北方地区有“围粮囤”习俗,人们早上起来之后,会在锅灶底下掏一把草木灰,用草木灰在地上画出一个又一个圆圈,然后把粮食放在中间,祈愿今年大丰收。
-
祭祀
南方地区有祭土地公之俗,这可能是由古代的春社演变而来,烧香祭祀、敲锣打鼓,为土地神祝贺生日,祈请这一年能够五谷丰登、平平安安。
数千年,民俗的形式在不断变化,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永恒不变,这些习俗和故事,不仅是传统与文化,更重要的是承载着一种精神财富,在无声地给继承者以启发——不负春光,未来可期。
龙腾棠锦,福兆丰年。
愿新的一年,
顺顺利利,圆圆满满;
一年好运,抬头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