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在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主办,上海股权投资协会协办的“2023中国股权投资西岸科创金融大会”上,达晨财智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刘昼以《做大做强创业投资,打造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刘昼认为,在助力打造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方面,创投大有可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是长期而广泛的存在,分散于各个领域和环节。大量硬科技‘隐形冠军’有待持续发掘。”
刘昼同时表示,创投资本是科技强国的重要生力军,期待国家层面推出更加积极的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长线资金进入创投行业。
助力打造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创投大有可为
刘昼认为,全球格局和我国发展逻辑正面临重构。从全球格局来看,一方面,科技浪潮涌动,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大国崛起。眼下,人工智能技术等正在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提升生产力;另一方面,全球格局变局频生,“安全与发展”需求更为凸显。
刘昼表示,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告别旧增长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科技创新将成为未来增长内在驱动。“未来已来,‘科技创新+
高端制造业 + 直接融资’正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未来的长期核心战略。”
在刘昼看来,在这一背景下,助力打造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创投大有可为。
首先,我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将是长期方向。眼下,我国直接融资相对间接融资占比低,直接融资占比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我国巴菲特指标(巴菲特指标又称证券化率指标,计算方法为“股票总市值 / 最近4个季度的GDP”)低于成熟资本市场,证券化率提升空间大。
此外,风险投资占GDP比重偏低,科技强国背景下发展空间巨大。“美国硅谷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巨大成功,是无数科技人才与风险投资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充分证明了‘科技创新,始于科技,成于资本’。”刘昼表示,我国是全球第二创投大国,但中美两国创投的差距仍较为明显:我国创投机构数量1.5万家,超过美国5倍以上,但过去十年募资规模只有美国一半,平均单个创投企业管理资产规模不足美国的1/10。
鼓励长线资金进入创投行业
数据显示,近些年来,创投资本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和作用越来越大。2023年上半年,VC/PE支持的IPO企业在科创板的渗透率高达90.2%,在创业板的渗透率高达76.9%;同时,近年来,千亿市值硬科技企业批量崛起,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新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蓬勃发展。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是长期而广泛的存在,分散于各个领域和环节。未来,大量硬科技‘隐形冠军’有待发掘。”刘昼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而支撑和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正是底层硬科技,比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
刘昼认为,创投资本作为科技强国的重要生力军,将获得更大政策支持。科技强国需要金融尤其是创新金融的全方位支持。创投资本和新金融基础设施紧密结合,有望形成“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关于创投行业发展趋势,刘昼认为,人民币基金将占绝对的市场主导地位;围绕半导体、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的硬科技投资正成为主赛道;A股市场是唯一系统性的退出市场。
眼下,我国创投行业面临一定程度上的“募资难”“投资萎缩”困境。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募资规模13500亿元,同比下降20.2%;我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分别同比下降26%和32%。
“一个活跃的创投市场对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极其重要,期待国家层面推出更加积极的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长线资金进入创投行业。”刘昼表示。